发布时间:2022-08-18 14:24: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4月7日是第73个世界卫生日,值此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健康城市的做法和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称,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全球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今年也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世界卫生日中国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
爱国卫生运动的推进阵地包括城市、医院、家庭等。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群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的卫生厕所普及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均较十年前有明显提升。
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
1952年,我国正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时至今日已走过70年。毛群安介绍称,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历久弥新,成效显著。
一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超过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了89%和84%。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梁博士中华骨霸在那能买到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7%,各项环境健康指标显著提升。
二是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们有效控制了鼠疫、霍乱等急性传染病,降低了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回溯公共卫生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肠道、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正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全社会群防群控,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爱国卫生运动在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中,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防疫,以及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科普活动,健康的理念和基本的技能日益深入人心,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23.1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人均健康状况大幅改善。
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也为国际社会所称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
15个城市成为健康城市建设试点
医院是健康促进的主阵地,医务人员则是主力军。毛群安表示,“健康中国、医者先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治疗疾病过程中要更加注梁博士中华骨霸意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技能培训,让公众更关注到疾病预防以及病后的康复,从而真正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医务人员要注意广泛积极地参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同时利用医院这个场景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播。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吴文铭介绍称,协和医院致力于专业的健康科普活动,鼓励各个专业的医学专家参与录制电视健康节目,在互联网上传播健康知识。同时通过成立患友俱乐部的方式,帮助近十万的“胖友”减肥,使更多的乳腺癌病人摆脱肿瘤的困扰,也为百姓提供眼科方面的支持。
健康也融入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毛群安介绍,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国家卫生城市占比超过60%,打造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市,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择了15个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创新模式试点工作。这15个城市(区)分别为北京石景山区、天津西青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辽宁沈阳市、上海闵行区、江苏无锡市、浙江宁波市、安徽马鞍山市、福建厦门市、山东济南市、河南郑州市、广东深圳市、重庆沙坪坝区、四川成都市以及陕西西安市。
毛群安说,将健康城市建设与妇幼健康促进、癌症防治行动相结合,探索条块结合、防治结合、群体个人结合的服务模式。同时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推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加强健康影响的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发现和早期控制,促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介绍称,海淀区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平台,以“城市大脑”赋能健康数据治理为抓手,打造健康数据扩容的“数据中心”。“城市大脑”作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助推器”,通过统筹职能相关委办局,13类资源类目,49个业务系统,200余项数据资源,从尾气排放超标预警、载货汽车和货车每日NOX排放、油烟在线数据监测报警,到河湖水质实时监测数据、提前2小时大风及降水预警数据、电磁辐射环境在线监测等,实现了数据融合、业务协中华骨霸胶囊说明书同,不断强化智慧化治理手段,全面提升了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综合治理效果。
健康家庭则是健康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林航表示,海淀区坚持“以政府主导,让部门参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服务模式,根据居民不同的健康服务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模式,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心下移到社区(村),试点建成10个家庭医生巡诊工作室,变“群众找寻医院”为“家医上门巡诊”,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健康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